最近,老聽到「屋奴」這名詞!

 

在這個愛正名的年代,痞子婆舉雙手贊成要幫屋奴正名。怎麼說呢?屋奴這兩個字是由卡奴衍生而來的,卡奴是因為刷卡消費過度而成為「奴」,但屋奴卻是因為銀行緊縮房貸成數以及房價高所產生。

 

不過,同樣都是「奴」,實質差很多。

 

卡奴在刷卡消費後剩下什麼?一屋子不知何時用得到的名牌、一身吃太好減不掉的肥肉,可能,還有夜夜笙歌後留下的黑眼圈。但買屋的人不一樣,因為房子是資產,所以房子叫什麼,對嘛,就叫「不動產」!

 

買屋致富的可能性極高,美國的川普、香港的李嘉誠、台灣的連戰家族、板橋林家,哪一個不是因為堅信「有土斯有財」才富有?

 

我很鼓勵朋友買下生平第一間房子,因為這是一種「強迫儲蓄」。以一個月收入四萬元的上班族來講,叫他一個月存一萬,應該不是難事,但實際上,他一定會說,扣掉房租一萬二,水電三千,娛樂費三千,治裝費三千,吃飯錢七千,還有紅白包三千……,到月底,他一定捉襟見軸,幾乎無一例外。但買房子的好處是,你一定得繳房貸,不管四萬元的收入算高還是低,一般人總不會故意去拖欠房貸吧!所以一定會把房貸錢扣除後,再去細細安排自己的花費,如此一來,就達到儲蓄的效果了。

 

買房子還有另一個好處,就是提升生活品質。租房子那種寄人籬下的感覺,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過。我從沒遇過會有用心裝潢租屋處的房客,為什麼?因為房子是租的不是買的。但房子如果屬於自己,大部份會像對待親生小孩一樣,仔細的去妝點它。既然是自己住的,水龍頭壞了,馬上修;家具品質不能馬虎;就算沒錢做木工裝潢,買幾個漂亮的櫃子收納,也是人之常情。我遇過相當戀家的朋友,純粹是因為家裡舒舒服服,所以很愛回家享受悠閒氣氛,換個角度想,他在家用餐時間變多,也是另一個省錢之道。

 

也許有人會問,現在房產價格麼高,能下手買嗎?其實,再賺錢的股市都有剛要往上衝的股票!房地產景氣高高低低,雖然這一波榮景已經維持五年以上,但對於自住型的民眾來講,買房子是以一輩子的角度在看,如果能找到一間投資自住皆適宜的房子,也就是價格、地段跟格局等三大要件都符合理想的話,那在資產配置上就贏在起跑點了!因為貸款繳了二十年,房子是自己的,就算期間要以小換大,脫手也沒問題。

 

以台北市來講,買不起大安信義區,不妨轉往文山內湖區;再買不下手,就到台北縣的板橋新店看看;萬一還是嫌貴,捷運尚未通車的新莊三重也可以考慮。

 

要買屋,絕對要重視地段交通。舉例來說,距離捷運站 一百公尺的,一定比距離 一千公尺的吃香;已經通車的一定比還沒有通車的吃香;離學校近的一定比離學校遠的吃香,這些是千古不變的道理(好,也許講「千古」太誇張,那可以講近十年吧),總而言之,外部環境一定比內在環境重要。

 

舉個例:同樣是一千萬的房子,一間30,位於捷運站附近,裡頭破破舊舊,一間是45,但公車捷運都到不了,裡頭卻是裝潢新穎,你,會選哪一棟?

 

破破舊舊的房子,花個一百萬裝潢,可以住得舒舒服服,但捷運公車到不了,就直接影響上班情緒,所以如果是我,我會選第一間。

 

當然,這個題目沒有標準答案的,就像你問任何一個為人父母的,都覺得自家小孩是全天下最可愛的小童星。

 

不過,考量到脫手的可能性時,你選擇哪個答案就很重要了。首先考慮,你要賣的時候,哪一間房子看的人比較多?答案不言可喻,一定是第一間。再來就要想到抗跌性,第一間的外在條件優,在房產不景氣時,價格下滑有限,但要起漲時,絕對跑第一名;相反的,第二間強調的是內部環境,景氣直接影響價格,不景氣時先下跌,上漲時得先等精華區漲完了才輪到它。所以再問自己一次,你,要選哪一間?

 

我在買生平第一間房子的時候,是想要婚前置產,沒想到湊巧買在房產低檔時,在我下訂後沒多久,房地產開始起飛!今年是我買進的第六年,以樓下鄰居成交價來算,現在這間房子已經比當初漲了六成以上,但我沒賣,而是出租給外國人,每年有超過8%的獲利。

 

像我這樣的大有人在,起碼我的鄰居各個如此。雖說房產投資不是一蹴可及的,但只要選對標的,住,可以住得舒服;賣,也可以賺上一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痞子孔他牽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